一、活动背景及简介
2021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学校“双高校”建设攻坚克难的关键年,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双高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项目的牵头部门,责任重大,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中国非遗“麦秆画”为载体,创新学习形式,用活红色资源,讲活红色故事,认真谋划,积极开展了“红心向党•麦脉相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着力构建新阶段学校党建与社会服务工作相融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格局,引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双高校”建设任务。学院积极服务社区、服务战线,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及学生学习非遗“麦秆画”制作技巧,用心、动脑制作红色主题麦秆画,宣传分享麦秆画背后的红色故事,重温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入心,进一步增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党员、群众和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
二、指导思想
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地从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双发展”,助力学校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类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着力构建新阶段学校党建与社会服务工作相融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格局,引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双高校”建设任务。
三、问题与挑战
党建是引领一切工作的基石,生动多样、贴合实际的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创新党建形式,能够推动党建工作提质提效,促进业务工作发展。
党史教育学习主题活动如果采取常规的形式,往往由于吸引力不足而流于形式。如何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引领业务发展就成为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经过认真谋划,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作为载体,结合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双高校”提升社会服务发展水平项目要求等业务工作,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采用内容上 “+传统技艺麦秆画”、范围上“+校区”、“+社区”、“+帮扶院校”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暨“红心向党•麦脉相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四、做法与成效
(一)党群结对,奏响校区党史学习教育“三部曲”
1. “听+学”奏响统一思想“主题曲”。为扎扎实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支部精心制定学习计划,利用支部书记上党课、红色经典诵读等形式,学好用好《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及重要参考材料,组织党员群众体悟、分享感触最深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员干部通过上党课、参观革命遗址学习党史)
2. “做+学”奏响两点联动“协奏曲”。活动初期学院内部以“以老带新”与“党群结对”的方式形成16个学习创作小组。邀请我校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麦秆画传承人开展讲座,讲授麦秆画制作技艺,每对小组在全面系统学习党史的基础之上,深刻领悟革命精神内涵,以凝练党史故事为主题,以麦秆为画布,以烙铁为画笔,以动手实践为途径,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麦秆画相结合,历时四个月,完成20副麦秆画作品。活动中党员群众通过亲手制作党史故事麦秆画,让红色基因以“麦”相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党员群众参与麦秆画理论讲座及实操)
3. “展+学”奏响党史进校园“交响曲”。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深度广度拓展,活动尾声,我院面向全校师生,于6月底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作品展,聚焦党史“进校园”,在铸魂育人上力求实效。展览期间,我院党员担任红色讲解员,通过讲述不同时期的党史故事,与现场师生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系统阐述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的革命精神内涵。前来观展的领导、老师、学生徜徉党史长河,感悟用生命铸就的红色精神,表示要更加努力工作、学习,用实干回馈党和人民。
(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作品展合影)
(麦秆画传习班学生讲解麦秆画技艺)
(二)“三区”共建,打造区域化党建服务“综合体”
“服务社区发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学校“双高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与社区共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区域化智慧党建服务“综合体”,积极探索“校区+社区+园区”党建服务阵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引领、辐射、指导作用,联合社区党组织为社区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服务。
(宝龙社区党委来校洽谈党群共建及开展学党史活动事宜)
宝龙社区一直坚持党建引领,以学史力行促结对共建,联合继教院党总支结合“校区+社区+园区”的“三区”特色,以“党员+学生、居民”为主,开展“我心向党 品史传承”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将红色种子播撒在市民的心中。
宝龙社区依托我校多次举办麦秆画作品展和体验课程,既让社区居民了解了非遗项目,体验了非遗知识,也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让原本显得“高冷”的非遗更接地气,从而培养居民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同时也丰富了党史学习的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社区的各项中心工作中,引导广大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全面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前学党史,不是读大本子书就是参加枯燥的学习会,根本提不起兴趣,也没什么感悟。这次活动,老师们先带我们参观了麦秆画作品,细细讲解了作品呈现的历史故事和故事中包含的革命精神。第一次接触到麦秆画,觉得特别新奇,没想到学党史还能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参加活动的社区工作站党员小刘兴致勃勃地说。社区活动组织方在现场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样的非遗体验太好了,怎么才能报名体验课程呢”,更多的社区居民们被吸引参与,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也浸染在革命先烈谱写的红色故事之中。
(宝龙社区开展“我心向党 品史传承”主题活动)
(三)帮扶送教,以文化铸魂为精彩奠基
结对帮扶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下达给学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任务,属于“双高校”服务战线建设重要内容。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做好帮扶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将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各类资源优势,举办了麦秆画作品展及麦秆画制作技艺培训班。
1.深挖红色“富矿”,让党史学习走新更走心。文化传承是教育最有力的抓手,针对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麦秆画作品展,深度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呈现了以承载着汕尾红色记忆的革命根据地“红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等为主题的麦秆画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地方红色文化特色。活动中,参展学生挤满展厅,兴致勃勃的拿出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听取每幅作品蕴含的党史故事与革命精神。一名前来参展的思政老师深受启发:“平日给学生上思政课局限于课堂和规定教材,很难看到他们对党史教育这样兴趣盎然。这次的展览让学校师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汕尾的红色基因,更能唤起对居住地革命精神的天然归属感,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情感。今后的思政教育,我觉得可以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环节中强有力的推手和媒介。”
(红场及彭湃麦秆画作品)
(麦秆画作品展)
2.展示非遗魅力,让传承行稳致远。在聂氏麦秆画传承人聂亚平老师的手里边,一根根麦杆,从麦田到艺术作品,经处理打薄、粘贴、压刻剪烙,用原始的方法呈现最具原生态的作品。近距离的观摩学习,学生掌握了剪、贴、烙等主要工艺。自我创作环节,新颖的艺术形式充分激发了美术专业学生因材施艺的灵感和精心手作的潜能,灵活使用毛毛刺技艺的可爱国宝大熊猫等作品应运而生。同时我校麦秆画传习班积极吸纳拥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让结对帮扶不止于培训结束,后期通过线上辅导沟通等形式,持续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麦秆画人才,推动这项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五、经验与推广
“党建+”模式打破以往单纯以党总支为单位开展党建工作的模式,以党建举旗定向,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培根铸魂的作用,同时既紧跟学校“双高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项目要求、贯彻落实“一流高职院校结对帮扶计划”精神,做好服务社区、服务战线,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创,同时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学校为依托形成传习班,全力破解麦秆画技艺传习组织小、散、弱的发展瓶颈。
三大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对学校、社区、帮扶院校开展党建工作,带动党史进校园、进社区入人心,起到非常积极的正面引导和示范作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创造了不一样的精彩,学校提升了学校服务发展水平。(继续教育学院 向婉莹)